楚天法治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hbctfz@163.com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出版:《楚天法治》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86X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854/D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hbctfz@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hbctfz@163.com

地址 : 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A1507室《楚天法治》杂志社

网址: 《楚天法治》杂志社

院士专家共议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挑战及对策

时间:2020/08/05  点击:412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作特邀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淦森作报告 参会领导、嘉宾合影 刘雷/摄 8月1日,“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大湾区IT创新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荣誉院长方滨兴出席并作特邀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创新汇聚、信息汇聚、资金汇聚的财富湾区、智慧之城,既是信息化的集中地,也是网络空间安全风险的高发之地。在其复杂环境特点下,网络空间安全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如何从技术角度保障和实现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的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方滨兴从一段生动有趣的历史引出了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的渊源,接着针对大湾区多元化特点阐述了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存在的难点和挑战。他提出,推进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协同发展需要找准共同点,以具体应用来推进深入全面合作。 在引导报告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淦森以《大湾区“十四五”网安工作的几点个人思考》为题,从基础设施、应用生态、新型安全、个人隐私四个层面论述了可以开展的网安工作。中山大学教授郑子彬则以《区块链欺诈识别——AI助力大湾区网络安全》为题,阐述了区块链技术通过解决信任问题从而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广州大学教授田志宏以《大湾区背景下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为题,结合大湾区特点分享了“方滨兴班”一个实验床、两类集训营、三个新体系、四种新机制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在技术思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技术如何保驾护航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之外如何保驾护航大湾区”等三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和思辨。其中,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刘文印在分析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同时,强调了科研人员树立安全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主任丁丽萍结合在南沙区的电子取证实际工作,从技术角度分析和阐述了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应对思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谢柏林阐述了“卡脖子”安全技术突破对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广外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广东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助理徐驰从政策、制度、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引发出许多精彩的思辨话题。 此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广州分论坛联合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举办,历时4个小时,针对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与会专家和嘉宾展开深入讨论,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如:信息新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大重视;以金融安全为纽带推进技术合作;推进数据安全法的实施;加强人才互认和技术交流等。


本文由: 楚天法治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楚天法治杂志社编辑部

2020/08/05

上一篇:在轨64天后龙飞船返地球,最早9月底发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下一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指南申报项目视频评审专家名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