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hbctfz@163.com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出版:《楚天法治》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86X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854/D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hbctfz@163.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hbctfz@163.com

地址 : 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A1507室《楚天法治》杂志社

网址: 《楚天法治》杂志社

海洋次中尺度动力过程与能量串级研究获进展

时间:2021/01/08  点击:34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经志友团队,在海洋次中尺度动力过程及其对能量串级与垂向输运的贡献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物理海洋学期刊》。 中尺度涡旋蕴含海洋超过90%的动能,然而,经典地转理论框架下的中尺度动力学难以定量解释海洋中尺度涡旋的消亡和能量正向串级与耗散过程,以及垂向物质能量交换的收支平衡等关键前沿科学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卫星遥感与现场观测分析、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理论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活跃在涡旋、锋面海域的海洋次中尺度过程,在热带西太平洋中、小尺度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驱动海洋地转能量正向串级和物质能量垂向交换的关键动力过程。 该研究显示,在锋生和大气强迫引起的浮力损失共同作用下,涡旋、锋面海域增强的水平浮力梯度有利于减小位涡,触发次中尺度对称不稳定,并引起强烈的垂向非地转次级环流。其中,对称不稳定是实现西太平洋地转能量正向串级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次中尺度过程引起的垂向速度高达~100米/天,比中尺度过程引起的垂向速度高一个量级,显著贡献了上层海洋物质能量的垂向交换与收支平衡。 该研究结果也可为海—气相互作用、垂向营养盐输运以及碳收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动力学参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75/JPO-D-20-0076.1


本文由: 楚天法治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楚天法治杂志社编辑部

2021/01/08

上一篇:110个项目和11名个人获2020年度深圳科学技术奖
下一篇:新年首场“星月童话”12日晨现身天宇